明日计划行程

上午从虹桥机场出发,

下午去那个小岛上玩,

晚上和同学们吃水煮活鱼去。^O^

转眼又有一年多没吃了,口水ing~~~~~~~

BTW:据说那里天气不好。

排名就素那浮云

这两天六月阁主的评选活动进行得相当的热闹。grace JJ还特地写了一篇《我看阁主竞选》。据说本次活动的候选人都是那位特别能折腾的小丽推荐的

其实我本来就对这种排名不甚积极,各人有各人的爱好,介种排名都是浮云而已。不过当初老王让我推荐候选人时,我还是推荐了南桥,与帮主不谋而合。

之所以推荐南桥,是因为他的BLOG足够有趣。王小波在《青铜时代·红拂夜奔》里一开头就说到: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我以为,每一个BLOG也应该有趣,不过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是南桥做到了。这就是我推荐他的原因。

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个评选活动有漏洞:比如一个IP一天可以给一个BLOG投三票,并且投票者也不需要任何身份验证,于是难免有人发动群众搞人海战术。所以当活动的第二天,看到像南桥、grace JJ、费老他们的排名下来了以后,我就把这个投票框从我的公告里拿掉了,没意义嘛。

后来老王在grace JJ那里回复解释说,投票不是决定因素,还有评委。

那还差不多。

传说中的“防水墙”

南桥说他打算在Blogspot上开一个英文BLOG。但是很不幸地没有考虑到我们国家的Greate Firewall,Blogspot被关进伟大的小黑屋已经很久了。

Tinyfool在评论MSN space时说:

我相信可能有种默认的底线,就是那些只有英文内容的网站,是不会被要求备案或者申请ICP许可证书的。

但是Blogspot就是一个例外。

早上在QQ群里,tt一时口误,把防火墙说成了“防水墙”,不禁又让我想到大禹治水,GFW果然就是一道息壤所造的“防水墙”,有了它,有关部门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担心“后漏”或“侧漏”了。

问题的关键就如我在Tiny那里回复火所说的:“不良信息”的定义权掌握在有关部门的手里。其实这一观点我最早也是从那里看来的。

Tiny说监管可能降低国内的ICP的竞争力,但是Google被封却反而证明了国内ICP只要能巧用这一监管手段,反而可以增加竞争力。GFW就是纳税人为他们提供的一个免费的壁垒。

吴思在《血酬定律》中对这种竞争壁垒有一个很精妙的定义:合法伤害权。这种伤害权对社会生产完全没有用处,它的存在就是用来“伤害”,掌握了这一权力的一方,就可以以加害相威胁,迫使别人“两害相权取其轻”,用部分利益的损失来换取对方的“不伤害”。

国内的很多监管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这样的“合法伤害权”,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的作用。比如证券市场的监管。

BTW:已经通过技术手段取得南桥英文BLOG的ATOM链接:http://nanqiao.blogspot.com/atom.xml。将此链接加入Bloglines(toPim的服务器应该在国内,可能不行)即可订阅。^O^

BTW2:为什么南桥的英文BLOG要叫“章子怡的官方网站”呢?难道又有新的绯闻?

[技术帖]当Borland已成往事

老方说偶占着Borland分类的位子,却很久没谈Borland,想想也是。不过现在的Borland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昨天看了高论发的关于Borland最新的IDE——DeXter的一个DemoVideo,令狐8了一篇关于Borland的东东。对于Borland这个公司,我们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Borland已经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江湖侠客,而是一个脑大肠肥的地方富贾;他拥有的,不再是那些充满灵气的开发工具,而是那些沾满铜钱味的企业解决方案。

Borland,不再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Borland了。

不过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利润远比技术理想更重要。当开发工具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少时,在股东的压力下,必须要有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行。

七八年前,Borland第一次尝试从开发工具领域向企业应用领域时,公司甚至为此改了个名字叫Inprise。结果Anders离开了,Borland差点把自己玩死。

前一两年,Borland又开始转向企业解决方案,不过这次是针对软件开发企业,倒还没有偏离太多。但结果又是Black.Stone, Chuck.Jazdzewski等人离开了。

与此相反的,Borland的每一次辉煌,都与开发工具紧密相连。

83年公司成立,就是仗着Anders的成名作:Turbo Pascal 1.0。之后的整个DOS时代,开发工具几乎都是Borland的天下:Turbo Pascal,Turbo C,Turbo C++……

Windows 3.x的时代,又是Borland的Borland C++出来拯救了广大的开发人员。再之后便是Delphi。

但是这些都已经是往事了(详情请自行参见李维的《Borland传奇》一书)。

问题在于现在如何了呢?

自从.net出来以后,Borland就乱了阵脚。首先是Kylix表现平平,加之Borland打算加入Linux阵营领导集团的企图也告失败,只好退出Linux平台下的开发工具领域。然后是MS放出风声说要把Win32全部转到.net下,Borland又匆匆忙忙推出for .net的C#Builder和Delphi 8,结果又是大败。想要搞一个平台无关的C++BuilderX,同样还是惨遭失败。

当C++BuilderX出来时,我写过一篇《C++ BuilderX的问题与展望》,后来在Delphi 2005出来前,我又写了一篇《传说中的DELPHI9–DiamondBack》。但是现在还有什么好写的呢?

这个DeXter看上去还好:仍然是那个叫Galileo的IDE,也许它会是BDS4,还是在.net平台下跑,比Delphi 2005增加了对原生C++的支持,基本上相当于把C++Builder 6集成到Delphi 2005里。仅此而已。

当然,要说增强的方面也不是没有,至少Delphi 2005中增加的像重构,单元测试,增强的调试功能……这些都是C++ Builder6所没有的。且不说这些方面在DeXter中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在Delphi.net中那些重量级的增强功能像ECOII和Together却应该是用不上的。最关键的是:

一个做原生C++应用开发的,为什么需要依赖.net?

C++BuilderX用的IDE——PrimeTime——依赖JAVA已经让人很不爽了。VS做大而全有它的平台基础,Borland没有自己的平台,在.net下根本不是VS.net的对手。还不如放弃这个Galileo的IDE,把Delphi.net、Together、ECOII以forVS.net的方式提供,集中力量把该做的事做好。至于原生应用,就继续按照原生的路子走,别老想着把原生的东西弄到某个平台上,不论是.net还是JAVA。

一不小心又对Borland指手划脚了,还是回头做我的ABAP吧。.net还是JAVA跟偶有什么关系呢?

也许到很多年以后,当有人提起Borland时,我大概还是会想起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往事吧。

BTW:据蔡蔡回复说DeXter是基于Eclipse的CDE,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不错。不过我很怀疑Borland会真的下定决心抛弃Galileo和PrimeTime这两个IDE,而转向Eclipse。毕竟Borland不是IBM。

炒作第三弹

老方今天终于批了RL,可惜相当令人失望啊,退步了嘛。

包括老方在内,已经有几个人跟偶说过偶现在8得没有以前好了。难道我也是在与时俱退么?赶紧回头审视了一下自己以前8的东东。但结论是:偶以前也经常胡说八道”,也经常“脱离本行”,也经常”杂七杂八“,跟现在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嘛。看来8log这种事也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

所以造成了现在大家会有“与时俱退”的感觉。因为大家刚开始来看偶的BLOG时,可能会觉得还有一点东西可看,但看得多了就发现,原来偶也就只有那么一点东西在这反复说,没新意。这偶也是没办法啊,江郎才尽了。

这也就是老方让偶“自裁”后充电一段时间再回来的最主要理由,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一点偶也有意识到,所以才会不停地买书——虽然看得不多,就连仅有的几本像黄仁宇或钱穆的书又进不了老方的法眼。但我还是觉得,可以从钱穆那里学到看历史除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外还有别的角度,从黄仁宇那里学到大历史观等,这就够了,真要考证得仔细,不是还有二十五史嘛。

至于说我“到处游荡”,“处处留名”,其实是在论坛上混的时候养成的坏习惯——因为在论坛里,看帖不回帖是一项“重罪”。

再有就是偶“脱离技术”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一直都没有脱离技术啊,只是这里8挂内容多了一点,把技术内容淹没了罢了,不信去看我在CSDN的BLOG,每月至少一篇技术文章,从代码到扯淡,一个都没有少。老方的这个理由不成立。

最后就是那个“政治问题”。如果按时间顺序从我去年的BLOG一路看下来,应该可以看出,这个问题也是从技术问题扯出来的。因为我一直都很关注中国软件业的未来发展,试图寻找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一不小心就顺藤摸瓜摸到政治上了。纯属无心,绝非有意。更何况这样的人也不止我一个,CSDN上有一大帮,要不然去年CSDN的服务器也不会被领导们没收了。

好了,事不过三,炒作到此为止。

BTW:开个盘赌一下老方下一个会批谁。

行程基本确定

初步安排如下:

  • 18日中午前抵达高崎机场
  • 19日下午从松柏汽车站出发
  • 20日傍晚返回松柏汽车站
  • 21日中午从高崎机场出发

请各方面人士及早作好相关安排:或准备接待,或准备逃避。

炒作第二弹

本来对老方的文章,偶素8想解释滴,可惜因为偶8够彪汗,所以还是没忍住。

老方原来说今天要批reallike的,结果可能是因为费老的几个回复,所以就把目标转向他了。其中引用了偶昨天评端午节时用的一句话:

比如“一味地批评别人。批评别人总是容易的,但要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却是有难度的”这类的风言风语

介个偶就有必要澄清一下了。那篇端午的文章我是在端午前一天晚上写的(在老方批我之前),发在“鸟眼观圈”上。昨天调试FCKeditor的时候出错,结果丢失了,只好重写一遍再转贴到这里来。没想到竟变成“风言风语”了。-_-|||

8过还是很感谢有老方这么个读者。

他在批我的文章一开头引用的便是我四五年前用过的一个签名档,后来记录在我主页上一个不显眼的地方,难得他居然也知道。还有我早年写的那些个文字他居然也都看过。这样的批判文章是很有价值的,正如费老所说

……(要)排队让方先生批……

最后还是要给老方一个建议:以后揣测的内容还是少一些为好,因为测错了不少。^O^

每天一日–关于端午节

昨天是端午节。

节前我跟父母说我那天要去K歌,他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大过节的不老实在家呆着,居然跑去FB。

因为按我们那里的传统(大概全国很多地方也差不多吧),端午算是与春节、中秋并列的一年中三大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的。

去年端午前后,我曾经就传统文化的保护等方面问题扯了不少八卦,不过现在看来,还是顾炎武说得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评别人。批评别人总是容易的,但要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却是有难度的。我去年嚷嚷了这么多,结果自己也没有把这样的传统节日很认真地当一回事。汗ing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又说大话了

其实在传统节日中,除了上面说的三大节日以外,别的很多节日却存在着地区性的差别。比如北方很重视的九九重阳,在我们老家人那里并不很重要。但同样是在我们那里,客家人却又对此比较重视。而像立夏这样的节气倒是我们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在别的地方就好像不是了。

从这样的差异性中,我想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关系并不很大,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进行的。正由于古代的儒家宗法制度保护了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而现在随着儒家宗法制度的没落,家庭教育的弱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

看来这也需要与时俱进一下了。

炒作与自我炒作

前天8了一篇《今天你成名人了吗?》,昨天等到中午还没等到老方炒作我的文章出炉,因为不能误了FB行程,就没再等了。晚上一回来,刺猬就在MSN上告诉我老方的强文出炉了。赶紧打开toPim里的订阅去看看,洋洋洒洒数千字,果然没有让偶失望,像偶这样的名人,没有这点篇幅怎么好意思拿出来炒作,大家说是吧。

我看猛禽:敦请张先生“自裁”

上面便是老方的强文。

炒作这种事是一定要配合的,所以我一定要链接一下,自我炒作一番。

我一直都知道,说得太多,只会更多地表现出自己的浅薄。加上前一段因为别的事,所以也很少能写出什么东东。因此也就经常拿网摘凑数,就如刺猬所说,只要订了我的网摘,就可以知道我最近要8些什么了。再加上因为BLOG,花了很多的时间。所以犹豫了好几个月,一直在考虑要不要“自裁”,而且也曾经就这个问题8过几篇(懒得去翻记录了)。

不过现在看了老方的强文,我决定了:我偏不自裁,我要恶心S你们。

文化障碍?

昨天早上上班的路上听收音机的财经新闻,其中报道了一条关于TCL的消息。

TCL在去年收购了欧洲的汤姆逊电视机公司和阿尔卡特的手机公司,但是今天的消息却说TCL因此造成了大额的亏损,与两个外资公司的整合困难重重。而这两个外资公司的情况至今仍是与收购前变化不大,处于独立运作的状态。

几个月前从mvm那里看到一篇《用英语叫床》,谈到了跨国婚姻中不可避免存在文化障碍的问题。难道企业并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为什么外资并购中资却较少失败呢?那些大的跨国公司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问题在于:光有钱是不够的。别以为有钱收购外资就很牛,说不定别人把你当憨大的暴发户看。特别重要的是,你用优质资产的价格买回来的东西,很可能是不良资产,甚至可能是负债。丢掉荡手山芋的卖家说不定正偷着乐呢。

另外一方面,能吃下固然强,但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消化的问题。中资与外资在管理水平上的差距也是相当显著的。所以对联想吃下IBM,以及前两天刚刚发生的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公司等并不抱乐观态度。

BTW:刚写完上面这些,就看到新华网也有人在谈此事《看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 想起李东生摔的那个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