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骑自行车去七宝凑了个热闹,结果到那才发现人真TMD多。
有图为证:
猛禽的归档8挂
下午骑自行车去七宝凑了个热闹,结果到那才发现人真TMD多。
有图为证:
今天在家里当沙发土豆看了一天的电视,浪费了大好天气啊。
不过还好KTV的位子是订到乐,要给yili记一大功。^O^
按照原来的计划,我今天本来就是该在家呆一天,等快递的。8过昨天晚上才知道计划有变,快递8用等乐。看来偶像是8来乐。TOT
这年过得真么意思啊。
写程序去。
从Dynamic Proxy到Remote Proxy再到Container,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重新定义一个TInvContext基本上没有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Serialization。
画了N多Class Diagram后,总算有点头绪,定义了一个相对通用的Serialization,并且把原先那个DataSetProxy和XMLPersistent都改头换面了一番。
Async Invoke取消了,没什么用,不过Callback还是要的,这个麻烦一些。
没办法,昨天下了一天的雨,只好呆在家里写程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sigh~~~~~
昨天vv给偶发来贺年短信,一时没想到回复什么好。
后来猫猫又给偶发来贺年短信,偶看完就转发给vv当回复乐~~~~~~
发完才想起来猫猫的短信里留的是她的名字,偶忘记改掉乐。
祝大家:
鸡年吉祥
身体健康
恭喜发财
多多八卦
^O^
如题。
现在的问题是,因为用了TInvContext,所以要写Aspect的话会很麻烦,这个一定要改。
另一个问题是,要实现Remote Invoke的话,Serialize TInvContext等也是一件麻烦事。
还是关于Remoting的,需要考虑Async Invoke和Callback等问题。
以上,算是Todo list吧。
前两天在keso的昨日新闻里看到他收了一篇别人写他的八卦《keso比热辣邦女郎帅几分?》,这是源于另一篇关于他的八卦《包租婆与keso》,然后horse也来了一篇《八卦keso》。
看来人人都有8挂潜质啊。^O^
早上CCTV-1的新闻也8挂了一下,发了我前几天刚看到的一条8挂消息《白俄罗斯美女外流严重 立法限制名模出国》,看来全世界的政客们碰到这类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字“堵”,一样的政客,一样的愚蠢。真是无语乐。
一上班就看到空中猎手把MSN ID改成了:萝莉都是邪恶的,御姐都是美好的。
看来昨天的讨论很有成效,介个“御姐控”。:P
接着刺猬把MSN ID改成:破裂控。-_-|||
昨天FB时讨论老罗的“破裂”理论也是很有成效的。
我于是也改了:
偶素彩旗控~~~~~^O^
BTW:关于“控”的解释,参见《落伍了》。
刚来上班就看到老方的《中医西医何者为强 —浅谈中西医之差异》已经完成了–昨天我回复的时候他还没写完。
总的来说还是相当客观而且全面,并且有说服力。PFPF
在我第三次讨论Gullibility的问题之后,我又重听了一遍老罗的那段讲话,其中他说到的关于“绿谷灵芝”的事让我想到了鲁迅。
这个“绿谷灵芝”我是知道的,电视新闻报道过几次了。他们雇了一帮“医托”在肿瘤医院门口,然后把那些急于求治的病患家属骗到他们的所谓“专家门诊”,然后让那些可疑的“专家”们去建议病患家属买他们的“绿谷灵芝”。老罗的父亲得了癌症,偏偏又听信了这些骗子,这也难怪老罗对此如此痛恨。不过他将打击面扩大到整个中医,就是他的不对了。
不过“恨屋及鹊”也是人类在所难免的一种事。便是鲁迅也是如此。
鲁迅小时候,他父亲也是生病,为了给父亲治病,他不得不每天奔波于当铺、药铺和私塾之间,常常因为迟到等而被寿镜吾老先生责罚。然而最后他的父亲还是告不治,这成为鲁迅后来会赴日学习西医的一个重要原因。鲁迅毕生都对中医没有好感。
骗子和庸医又不是只有中医才有,只是刚好他们碰上的都是打着中医的幌子–BTW:因为中医本来就是属于比较“玄”的,所以这个幌子就比较好打。
但对专业骗子来说,西医可以打出更大的幌子。比如史玉柱的脑白金,学名“美乐托宁”/Melatonin/褪黑素,化学成份为:N-乙酰-5-甲氧基色胺。算是一种典型的西药了吧。最初,美乐托宁是用作抑制色素、老年斑的保健品,使用过程中发现了对睡眠的帮助作用。但是在老史的吵作下,它简直成了万能灵药,这是一种高级但更加恶劣的欺骗。特别是它对青少年儿童来说,有害而无益,长期服用含有褪黑素的保健品,可能影响孩子性腺发育。
难道我们可以因为脑白金而否定西医么?
爱屋可以及乌,恨屋同样可能及鹊。人终归还是一种情绪化的动物啊。
在我阅读普利高津的《确定性的终结》期间,我始终在想着这个问题–虽然这本书看了一半丢在一边已经很久乐。-_-|||
昨天在QQ群里,GM说到:“图灵机,遗传算法里面规则的变化性有点像量子学”。于是我们的讨论就可耻地跑题乐。GM还说到:
还有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自然规则总集是一个动态集合还是一个静态集合?
如果是静态集合,那就是所有的规则都是预先存在的,那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这似乎于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有矛盾。
如果是动态集合,那就是说自然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创造着新规则,那它是如何创新的,为何要创新?
似乎,无论是何种情况都是难以理解和分析。
这些问题会导致一个疑问,自然规则是否存在?自然规律是存在的,自然规则是我们对自然规律分析量化后得到的结果如此的话
自从知道了量子力学以后,我总觉得对于我来说,它的哲学意义要大于物理学的意义。它告诉我们:规则虽然是存在的,是静态的,但是是不确定的。
在量子力学之前,科学就像是1+1=2这么明确,没有什么含糊其辞之处,所有的理论都是基于明确的数学公式。科学的信仰导致了所谓的拉普拉斯科学宿命论:假设有一个小妖–所谓的“拉普拉斯妖”–能够准确地知道整个宇宙的现在的状态,则这个世界的未来可以按照明确的计算推导出来。也就是说,在严格的科学定律下,宇宙从诞生之时就已经完全确定了,之后的事都是按定律进行而已。而物理学的任务只是把这样的定律全部找出来而已。
在“不确定性原理”被提出来之前,科学定律都是明确的,包括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里,在接近光速时,长度、质量、时间居然都会改变,速度相加也不再是简单的相加了……更不用说广义相对论引入的引力场导致时空弯曲……但不论这些多么不可思议,它仍然是明确的。这也是当时几乎所有物理学家的信仰–BTW:也成了偶群里的空中猎手的信仰。^O^
但是量子力学的出现推翻了这种确定性。作为量子力学核心之一的“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根本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宇宙的现在的状态,所以也就无从预言它的未来。
在早些年,国内通常把“不确定性原理”译成“测不准原理”,因为它通常通过一个例子来表达:
如果需要预言一个粒子未来的位置,就必须知道它现在的位置和它现在的运动速度(包括运动方向)。而如果需要“观测”它,就必须通过手段,比如我们通常的“看”到,就是靠光子打在物体上再反弹到我们的眼睛里。但对于粒子来说,如果拿光去照粒子的话,要想得到精确位置,就必须用波长很短的光,越短越精确。而按照光能量理论,波长越短的光能量越大。粒子被这样的高能光子撞到,必然会被改变运动的方向和速度。这样你就无法知道它被“观测”后的速度了。反之一样,要想尽可能少地影响速度,则就要用波长更长的低能量光,这样位置就会有很大的误差。总之是无法“同时”得到一个粒子的准确位置和速度,这样预言它下一时刻的位置也就不可能是准确的。而这二者的综合误差最小值就是普郎克常数-h。
这意味着我们面临着一个观测的精度极限,所以这一理论被认为是“测不准原理”。但事实上,它要告诉我们的是:任何粒子原本就没有所谓的“准确”的位置和速度。
因为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既然理论上已经证明它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精度,那说明它本来就是不存在这样的精确数值。所谓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大致是这样的:
在物理学中我们使用奥卡姆剃刀切掉形而上学的概念。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与洛仑兹的理论就是一个范例。洛仑兹的理论认为在以太中运动的尺收缩、钟变慢。爱因斯坦关于空—时变换的方程与洛仑兹方程在钟慢尺短效应上一致,但是爱因斯坦和庞加莱(法国数学家——译注)认为以太不能根据洛仑兹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检测到。根据奥卡姆剃刀,以太就被排除了。
一个更有趣的例子来自卡尔·萨根。
昨天后来因为我被差去仓库干搬运工了,所以没再往下说。现在补上:
关于不确定性原理,后来被更加地发展了,最后演变成:任何东西,只要我们没有观测到它,它就是完全不确定的,它是以一个“波”的形式存在于宇宙中可能几乎任何地方。
否则无法解释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结果。
我们现在都知道,波粒二像性是普遍存在的。一束电子束穿过双缝,会在屏幕上形成典型的波的双缝干涉图样。如果控制电子的发射,让它一个个地发出去,它们打在屏幕上也必然只是一个点,但当这样的点累积到很多的时候,同样表现出一种双缝干涉图样的分布。说明每个电子都是与一个波相关联的,即使只有一个电子,也能与自己产生干涉,而要产生干涉,这一个电子必须“同时”通过两个缝!!!物理学家们崩溃乐。
更崩溃的还在后面。如果在那两个缝的地方去观测电子是从哪个缝里通过,可以明确地测出它“同时只通过一个缝”!!!但是~~~干涉图样不见了!!!!!
最后崩溃了的物理学家们得出了前面那个结论:一旦一样东西在没有被观测的时候,它就不是实际存在的,而是以波的形式存在于整个宇宙,只有在观测时,这个波才“坍缩”为“实际”的东西。-_-|||
这是一个完全不确定的世界。为了研究这样的世界,物理学家们无法再用明确的理论,只能用概率。昨天讨论的时候,春辉说:
什么叫概率,那只是骗人东西。我大学的老师说,当你选中时那概率其实就是100%,选不中时说是多少都是0%(原话都是个屁)
对于事件的结果(也就是“观测”的时候),它当然是如上所说,但在观测前–如前面说的那一个穿过双缝的电子在打到屏幕上之前,我们只能按双缝干涉图样来估计,它有百分之多少的可能会在这个位置,百分之多少的可能会在那个位置。但实际上它找到屏幕上时就只能是在一个确定的位置上,并不是百分之几在这里,百分之几在那里。不过当电子数很多的时候,这个图样就会很清晰,它会准确地按照双缝干涉图样的统计分布形成,这也就意味着无数的不确定性,会达到一个统计确定的结果。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很确定的,不会发生说我们刚才看到一个东西在这里,一转眼它就跑到另一个地方去的情况。因为我们能看到的“实际”的东西,都巨有极其大量的粒子,而这样的大量粒子造成了这样的统计确定性。
好了,不再继续讨论了,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看《量子物理史话》,一本够8挂的量子物理科普作品。
其实偶们今天也没有再继续讨论,今天的话题是:lolicon–参考资料:《落伍了》《萝莉和萝莉控起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网上大赛22日小学组排名》。-_-|||
前某个周末看了一段上视的《七分之一》节目,是采访盛大的陈天桥。巧得很的是,我以前也从一个朋友那里听到过一些关于盛大的事。
2001年,盛大刚从韩国的Actoz拿到《传奇》代理时,正是盛大最困难的时候。因为当时的投资方中华网从盛大撤资,只给他留下了30万美元,刚好够付《传奇》的独家代理费–按盛大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与中华网合作期间,没有像别的.com那样烧钱,这30万是他们省下来的(见《知识经济:聪明不过盛大》)。
我那朋友的一个朋友那时就在盛大,负责《传奇》的汉化工作。不过由于当时盛大的情况已经很困难,而且他也不看好这个游戏,所以后来就从盛大出来自己创业。
我在《人件与中国古代史:程序员豫让》中说到过,员工没有与公司共患难的义务。一个公司平时不怎么善待员工,那么在公司困难时候,员工离开也是无可厚非的。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或者叫:良禽择木而栖。
虽然现在的盛大已经不同往日,我也不知道他看到盛大的现在会作何感想。但我还是认为他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作为公司老板的陈天桥来说,他敏锐地发现了网游这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但作为员工,特别是搞技术的员工来说,一般不太可能对市场有这样的了解,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公司在面临冬天的时候,都会想要员工跟老板一起扛过去,并且他们也都相信自己可以扛过去。但是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能扛过冬天迎来春天的公司只能是少数。如果一个老板在公司情况好的时候不能善待员工,那么对于员工来说,就算是扛到春天,那也只是老板的春天,不是员工的。更何况还有更大的可能是扛不过去。
具体到这件事上来说,我不敢说陈天桥是一个幸运的赌徒,他多少是有一些过人的眼光的。中华网作为投资方,如果当时知道未来两年里可以有49倍的回报率,那简直是增资都来不及,哪里可能撤资,就是投资贩毒也不一定有这么好的回报。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连中华网都撤资了,说明他们认为盛大此举风险太大了。那么对于员工来说,就更没有理由陪老板冒险了。更何况在员工的角度上说,留下来,就意味着共同扛下所有的风险,而结果如果得到回报,却未必有员工的份–听现在盛大的员工说,他们的员工餐厅就很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