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FANS

在超女流行的七八月间,偶其实并不是很关注的,到开始关注时已经是叶一茜被PK的那一场了。虽然那之前偶还没有见过她长什么样,还是决定支持她,第一是因为她是传说中的美女,第二是因为老乡的关系。

后来叶MM被淘汰下来了,我就改支持纪敏佳,然后她又被何洁PK下来——貌似偶支持谁,谁就要下来,没办法,谁让偶是今年的年度大衰哥。(-_-|||)

最后,如大家所预料的,偶成了凉粉,唯一的理由就是她是最后三位中唯一还像个女人的。

超女热过了,李敖又来了,我开始暂时做他的FANS,每次演讲的视频都要去找来看看。表说偶俗,咱们乡下人难得看到这么好看的秀。

1933年鲁迅等一帮中国文人不也像FANS一样在上海迎接萧伯纳的到来么?KESO不也一样把罗大佑和崔建立为偶像么?连姚明都还是凉粉的说。这年头你要不是谁谁的FANS,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BTW:有没有人是偶的FANS啊?^O^

2005-09-27

超男李敖

因为周末的缘故,所以到昨天才看了李敖演讲的清华版,至于复旦版不知道今天有没有空看。

比起来北大版来说,清华版有了明显的收敛,但还是有一些看头的,比如这次讲了“反求诸宪法”的部分就有点意思,拿台湾的小政治犯来打了一个擦边球,让那些一贯凌驾于宪法之上的人们吃了一记无声耳光,疼又说不出。因为与本人同行的关系,所以注意了一下那个软件学院学生的提问,看来搞软件的人都关心政治,也难怪CSDN老有麻烦。比较好玩的是TVBS的报道,陈文茜评论李敖的北大演讲时说:在场的年轻人都乐翻了,在场的成年人都崩溃了。因为年轻人都不知道天高地厚啊。^O^

当然,对老李不以为然的人也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不可否认老李是在做秀,并且他也很善于做秀。老方说的也对: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为他鼓掌,最大的症结还是在于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很少有人喜欢看书了。不看书,那么就容易被李敖的某些话所吸引,其实李敖的那些话多是老生常谈了。

所以“李敖有话说”的广告词是:让李敖去读书,我们来读李敖,听李敖

我觉得在坐牢和做秀这两点上,内地还没有几个知识分子能做到像老李这样的。而不会做秀就很难向广大民众传播知识和他们的观点。不过后来我忽然明白,不是没有这样的人,中国大陆十三亿人,台湾不过两千三百万人,为什么他们有柏杨有李敖这样精于坐牢与做秀的学者,我们却没有?因为我们这里坐牢的人被割喉了,想做秀的人也没地方做,就像安替所说的:不是没有高手给媒体写稿子,而是媒体还不敢让高手写稿子

九月的李敖,简直就是五月的连宋,六月的芙蓉姐姐,七八月的超级女声。当然他也同样会像这些前面这些热门人物一样,很快地被新的热点所取代的。

2005-09-27

长假通知

9月29日到10月4日这几天不在上海,并且无上网条件,故冷月无声BLOG暂停。

昨天收到donews的一个MAIL,说是今天要在上海搞一次聚会,可惜参加不了了。

但是为了不空下每日一博的好习惯,特地赶写了几篇东西,mblogger这里因为无定时自动发布的功能,故只好等节后再把补发吧。

不过鸟眼观圈那里我设置了定时自动发布,可以继续每日一博。:P

BTW:发布时间有一定规律,有兴趣的观众可以研究一下。^O^

mblogger终于好了,一会就要出发了,大家节日快乐,节后见。

中国特色的教科书

这两天王垠的退学再次把大家的视线引向了中国的教育问题。

那偶也来说吧。就说说教科书的问题。我在一本大学的政治书上看到一段谈论美国三权分立的,刚说完优点以后,就马上补了一句:

这里的所谓“三权”,归根到底都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它以“民主”的外衣把资产阶级对国家权力的垄断掩盖起来,其实质还是资产阶级专政。

还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有人主张,研究……要用……论的方法。这也是对的。……我们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和运用……论的方法来研究。

好吧这是政治课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那么偶拿一本管理学的课本来说。

管理从来都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马克思有过十分深刻的分析……

最可笑的一段是书上说到:现在的资本主义企业已经变成了大众持股公司,资本家在企业中所持的股份已经很少,但是相比大众来说,还是占多数,所以他们只要以少量的资本就可以让企业为他们的利益服务(原文较长故只引用其大意)。但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同股同权,当企业为资本家服务的同时,也为所有的持股大众带来相同比例的利益。比起国内的资本市场上,大股东对中小股民的掠夺总要好得多了。

很久很久以前,我家里收藏过一本书,七十年代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之五,书中到处都是黑体字标出来的毛主席语录。没想到现在的教科书还是这样,除了没有黑体字以外,没有本质的区别。

“政治正确”是一个金刚圈,套在老师和学生的头上。而领导我们教育的是一大群只会念紧箍咒的唐僧,因为他们会念经,善于念经,所以他们上去了。而孙悟空再厉害,也扛不过紧箍咒的力量,所以只能被淘汰。因为这些会念经的唐僧没有能力,只能抓paper,这不是王垠个人的不幸,而是我们全体的不幸。

汗,又发表政治不正确的言论了,像偶这样的学生是注定么希望的。-_-|||

2005-09-25

BTW:今天又先后看到keepwalking的《[见闻随想] 无能的力量 ——清华王垠文章读后》和cathayan的《两个清华》。他们说得比我好。

2005-09-26

隆重庆祝

全宇宙最超级无敌美丽可爱……的yili小朋友

生日快乐!!!

 

   

还要祝grace JJ结婚一周年快乐!!!

[技术帖]从另一个方面看锤子与钉子的问题

关于这个经典的锤子与钉子的比喻我曾经多次引用,特别是当看到有人刚学了一项新技术就想拿它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时,我都会语重心长地给他们讲这个:

不要手里拿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但是十几天前有一次和令狐谈到XML和YAML的时候,想到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天我们谈到了关于XML被滥用的问题。令狐说:

实际上把XML当成普通文本文件来用的应用并不少见。不知道算是XML的幸运还是不幸。这样使用XML是对XML本身的一种误用。错不在XML。XML应该用在它应该被用的地方(例如SOA),而我提到的那种情形,约定一个更简单的专用格式可能效率更高。

我说:但是XML有比较好的扩展性,而且有现成的DOM之类的可以用。

令狐说:

有些应用(嗯,其实我就是在说Java的一些配置信息)其实本身是很专用的,这个时候一个通用的解析器其实并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效果。举个例子来说,Windows的INI格式也可以解决相当多的问题,有一定的扩展性,有现成的解析器,用起来即快又简单。为什么不用?因为没有XML流行而已。

我说:windows INI操作API是win平台下的。

写一个通用的INI操作类不会花太多时间的。而且我只是举个例子,说明现在很多XML应用其实并非一定要XML不可。现在的XML使用的太泛滥了。像RoR用的配置文件就不是XML而是YAML,不照样工作得很好?
YAML基本上就是把动态语言(如Ruby、Python)的基本数据结构以可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它的好处是可以跟这些动态语言的数据类型进行直接的映射。应用面是很狭窄,但是对特定的应用来说,比XML要更好。当然我并不是说YAML就是银弹了。只是说在XML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可以用。

我说:不可否认,XML被滥用的情况还是很多的。但要一般情况下偶还是会舍YAML而选择XML,省得多学一个东东。

令狐说:

呵呵,因为你手上只有XML这么一把锤子。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是钉子。你固然可以用XML解决一切问题,但其中的很多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这里的问题就在于:YAML可能在某些方面的确比XML好,但是学习YAML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特别是:XML用于动态语言的话,也有很方便的binding工具。这样来说,YAML的优势就比较有限,还没有明显到值得专门去学习它的程度。

所以说,有时候也要考虑到,换一把锤子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收益,将就一下可能更好。

当然,这也不是说原来的说法就不对,还是要视情况而定的。比如说,如果YAML在动态语言中的性能表现比XML要好,而你的应用对性能要求高的话,那还是值得一学的。这里的关键是成本和收益的比率,不加考虑地换或不换都是不对的。

老虎屁股就是摸不得

这个周末比较忙,一小心偶的BLOG就差点被垃圾回复淹没了。

这个发垃圾回复的家伙来过几次了,前几天因为是上班时间,所以我一看到就清理掉了,还通知了老王,让他在后台把所有这些垃圾回复都删除,再把那个家伙的IP给封了,本以为可以清静一下,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很敬业,大周末的还加班发,不容易啊。

不过这也是因为mblogger恐怕是最具有“言论自由”的BSP,因为mblogger没有那种机械化的关键词过滤——试过CSDN和DONEWS就知道了——不但发POST没有,回复也没有,所以才被这些垃圾回复钻了空子。

可见李敖引用毛主席的话还是有不对的时候的,有些情况下老虎屁股的确是摸不得。详见李敖北大演讲全文

BTW:还是建议老大赶紧加上回复限制功能,比如限制在回复中最多只能有5个链接,超过就视为垃圾回复将其拒绝。

统计的另一种陷阱

猎手前不久写过一篇《统计陷阱》之“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指出某些统计的结论本质上是与统计数据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甚至没有相关关系。

我要说的另一种统计的陷阱。

中午看新闻时,又看到在说关于婚检的事,还是那一套老调子:强制婚检取消以后,某地新生婴儿的缺陷率上升了多少多少个百分点。起初我是很相信这些的,问题是这种话说多了,就感觉出有些漏洞了。

婚检和新生儿缺陷之间的确是有因果关系的:因为没去婚检,所以有些不适合生育的人生了孩子,而这些人的下一代具有更高的缺陷可能性,最终导致新生儿缺陷率上升。

但是反过来想一下就发现,这样的报道很片面。新生儿缺陷并不是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而且就算是与遗传有关的缺陷,也并非与婚检有完全的关系。公布这种统计结果的同时,他们显然有意隐藏了几个问题:

强制婚检时期,婚检的不通过率是多少?因为那时很多地方的婚检都是走过场,收了钱就完事,那么如果现在的新生儿缺陷率上升幅度大于以前的婚检不通过率,那么之间的差值便不能算在自愿婚检的头上。

再看看从取消强制婚检到现在,各种可能导致遗传的疾病的普遍发病率是多少?前后相比有没有上升?比如这几年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遗传性性病艾滋病的感染率上升对新生儿缺陷会带来多少的影响?

还有这些年来工业等方面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现代人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对健康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孕期对胎儿的影响有没有计算进去?

……

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再来分析婚检的影响才是客观科学的。

但是他们就算是知道这些,也不会这么做。就像猎手引用的那篇学历与上网时间的关系的统计一样。他们要的就是这样的结论!

如李敖说的民众与政府的关系,二者的力量是不对等的,拿大刀长矛对坦克车是没有胜算的。而面对一个完全掌握了舆论媒体和教育系统的力量谈民主也是没有胜算的。民众就是这么容易地就可以被愚弄——这还是假设他们用的真实的统计数据。

[技术帖]牛刀杀鸡

ARI在《由”再扯,从WPS扯到MS Office System”扯起》一文中回应我在《再扯,从WPS扯到MS Office System》中所谈的话题。不过我不是很同意他的部分观点。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金山推出WPS 2005的目标是为了赚钱,并且肯定不是靠个人版赚钱,而是要靠专业版来争取政府采购等业务。但这绝不是指望等待正版化的那一天,因为就中国的现状来说,这个风险太大。而且如果是这样,金山也没有必要花这么多力量来重新开发这样一个WPS 2005,原来的WPS价格就一直比MS Office便宜不少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动机,我觉得还是金山重新给了WPS一个正确的定位,那就是当MS开始把MSOffice做大做全向Office System发展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做小做兼容,抢占曾经被MS Office独占的桌面市场和个人市场。

ARI认为只有在价格上的差别才会导致用户选择稍差的产品,但事实上价格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IM都是免费的,不存在价格上的差异,但GTalk一诞生就被追捧,虽然它没有表情图标,不能群P,功能比MSN和QQ差得多。而对于WPS 2005来说,它在最近一百天里可以免费获得个人版,而且比MS Office小巧得多,可以取代MS Office的绝大多数功能,虽然有差距,但那些差距功能对大部分人来说是用不上的。重要的是,不必背负盗版的心理负担。

再来谈MS Office System。不可否认它很强大,但是杀鸡是不需要用牛刀的。就算MS OfficeSystem也是五块钱,有多少人会在自己家里搭一个这样的平台起来呢?即使是对于企业应用来说,MS OfficeSystem也不是必须的。就拿我们公司来说,最主要的文档资料就是各种报表,而这些在我们的ERP系统里都可以获得,根本没必要通过MSOfficeSystem这样东东的来多此一举。至于开会之类所需的文档资料,自然有秘书复印提供给与会人员,因为不可能人人都有笔记本电脑可以搬到会议室里的。至于其它的文档需求较多的公司,比如我以前在软件公司里工作时接触过的一些客户,他们通常都已经上了OA,有OA提供的简单的功能已经足够使用。所以我觉得MS Office System的应用领域其实并不大。只是当MS Office 2000在个人桌面上达到顶峰以后,它不得不向企业应用方向发展。

LifecycleManagement是个好东西,牛刀也是好东西,好东西也要看应用的场合,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人是工具的主人,不是工具的奴隶。不论是软件开发还是Office System都是一样的,当你被一个看上去很美的Lifecycle ManagementSolution吸引,真正去用它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其实是给自己套上一个枷锁,因为你的一切从此被工具所安排。表面上看这对于管理者来说很好,省掉很多管理的工作,但事实上我们为什么需要管理工作,就是因为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

经济学家熊彼德分析过经济的循环流转规律,如果在每个经济循环中都是严格一成不变的话,整个经济系统不会有任何的新增产出,经济也是不可能发展的。所以他提出所谓的“创新理论”,指出在每一次的循环流转中都会有一些新东西(产品,技术,工艺等)被创造出来,这些被创造出来的新东西就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企业的日常工作也是一个缩影,外部的世界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企业内部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企业可以被一个Lifecycle Management工具很好地管理起来,那么企业还要管理人员干什么?而且这样的企业注定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不会有发展。

当然,我也不是说不需要工具,制造和利用工具是人类区别与其它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只是要注意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工具。

比如软件开发来说,像Borland的SDO(ALM的升级版)的确很好,软件开发的全过程都可以在一整套工具里完成。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软件开发应用来说,用这样的东西完全是杀鸡用了牛刀。事实上很多的软件开发只要IDE就够了,甚至连IDE都不是必须的,有编辑器和编译器就可以开发相当多的软件——只要把单元测试很好地用起来,需要Debugging的时候不是很多的。至于需求管理,Modeling之类的也只是辅助的工作,并不一定非要有一套整合工具才行,需要的时候选择最合适的就好,比如SCM可以用SVN,简单的Modeling用ArgoUML,BUG管理可以用Bugzilla等等。

牛刀杀牛可能的确很好用,但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对于天天杀鸡的人来说,可能还是一把杀鸡的小刀更实用一些。

总的来说,我还是不太喜欢像Office System或是Borland SDO这样的重量级工具,也许是因为我没有什么机会碰到需要它们的重量级应用吧。

自由的围堵

昨天李敖在北大演讲了(全文)。同样是来自台湾的名人,与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相比,李敖的待遇要低得多。除了网媒有简要的报道以外,官方媒体全部保持低调。本来昨天晚上东南台的“海峡新干线”是要报道的,结果在前面的新闻提要播过后不久便出现所谓的“卫星信号中断”。无语了。

其实这种事早在李敖刚下飞机时就开始了。老虎庙问道“新闻究竟是什么呢?”。

既然害怕他讲话,那就不要他来嘛。让人家来却又要限制他讲话内容的传播,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么?其实就如李敖在10点25分说的那段话说的那样,没什么了不起。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再堵也会传播出去,想看的人还是能看到,不想看的人看到也没什么影响。不堵可能还好一些,至少不会背上一个阻碍言论自由的骂名。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中国为什么落后——中国社会的八大无用功》,我不是太同意其中所说的那八大无用功(这个改天再说),不过像GFW这样的东西则肯定是一大无用功。这种无用功就像黄河的大堤,水位涨高了,就把堤修高,再涨再修。但是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位上涨的问题,那么堤防越高则越危险,一旦垮塌则后果就更严重。

堵与疏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分别。如果总投入是固定的,那么堵得多了,疏得就少了,而疏得少则问题越发严重,迫使在堵上要有更多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反之则形成良性循环。

其实也不能说他们没有在疏,只是疏的速度赶不上水位上涨的速度罢了。

BTW:李敖说的人民和政府的五种关系很有意思。^O^

再BTW:一个朋友找我要“睇你点死”的地址,结果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发现不能访问了。可见前不久被电视报了一段时间还是有效果的。其实我访问这个网站的时间最早大约是四年前,只是最近才被“大人”们发现,于是以对小孩子不利为由把它封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到堵只能是一种马后炮的手段。当然,这也说明了小朋友在搞些什么事,其实绝大多数大人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