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大话广告》节目,其中有一个南非的关于反对歧视癌症患者的公益广告。
一个小男孩因为得了癌症,做化疗导致脱发,但他仍然决定继续完成他的学业。当他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不知道他的同学将会如何迎接他。
当他勇敢地推开门时,不出我所料,他的同学们都戴着头套,看到他进来后,一起把头套脱掉–他们都剃了光头!
真是可爱的孩子们,感动。
瞧国内某些广告人,连商业广告都拍成脑白痴一样。sigh
猛禽的归档8挂
刚才看《大话广告》节目,其中有一个南非的关于反对歧视癌症患者的公益广告。
一个小男孩因为得了癌症,做化疗导致脱发,但他仍然决定继续完成他的学业。当他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不知道他的同学将会如何迎接他。
当他勇敢地推开门时,不出我所料,他的同学们都戴着头套,看到他进来后,一起把头套脱掉–他们都剃了光头!
真是可爱的孩子们,感动。
瞧国内某些广告人,连商业广告都拍成脑白痴一样。sigh
总算搞定了,希望明天不要加班。
BTW:偶MM的电脑就是上不了MSN,也打不开HOTMAIL,但浏览其它网站及上QQ都很正常,有谁知道可能是什么原因?(PS:机器在法国,偶也看不到,而且她是通过共享上网(再PS:网内的另一台机器可以上MSN和HOTMAIL,所以网关应该没有问题),也无法远程连过去看,只能猜测:()
昨天,不止是大部分抗菌药被列入处方药的日子,也是香港回归的纪念日,是《行政许可法》实施的日子……
香港已经回归七年了,澳门也回归四年多了,台湾呢?
《行政许可法》对老百姓来说是部好法,只是不知道执行会是如何。
萨达姆被审判了,虽然感觉像一场闹剧。
欧锦赛成了黑马的天下,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有猫腻。
至少还有TDD是可以相信的,偶决定从那个XML的东东的重构开始偶的TDD实践之旅。^_^
偶辛苦做的那个基于XML的WEB应用开发库总是有问题,郁闷S了。
最初的架构本来很清晰的,一个控件用于提交页面数据的处理,一个控件用于响应页面数据的处理,二者通过两个Collection建立联系,但是用起来老有问题。
不得已将结构改成一个控件用于做Dispatcher的工作,将提交页面和返回页面放在另一个控件里处理,断开两个Collection的联系,但是还是不行。
用这两个架构做同一个简单的WEB应用放到服务器上,执行几次就把IIS给搞S了,莫名其妙。
看来还要改架构,打算做成一个控件,只用一个Collection再试试,要是还不行就真没辙了,唉。
本来想试试别的途径的,.net是不想了,想试试Python,所以问了一下令狐,结果发现比.net好不了多少,一拖就拖出一大堆东东:Python, Zope, Plone, CMF…
偶先晕一会再说。
最后还是决定继续偶的XML事业吧。
今天是六月的最后一天。国家卫生部规定:从明天起,所有药店都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购买抗菌药!其中包括常用的新诺明(SMZ,一种磺胺类抗菌药),诺氟沙星(氟哌酸,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造成腹泻的药)等常用药。
其理由是:滥用抗菌药造成细菌的抗药性。
然而很遗憾,这又是一个“坐小车的人”制定的规矩。据统计:80%的抗菌药是在医院里用掉的,特别是用在住院病人身上,只有20%是从药店卖出去的。如果不堵住医院这个大口,这种规定除了给一般病人带来不便以外,对滥用抗菌药的问题根本没有大的作用。
而且就算是把抗菌药列为处方药,也不过是把那20%转移到医院,增加医院的收入而已,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不能控制医院对抗菌药的滥用,这种做法只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医院肯定会借此机会开出更贵的抗菌药,而更贵的抗菌药往往是药效更强,同时带来的问题也更严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城市里的医院滥用抗菌药的情况更为严重。我记得两年前,一个同事得了一点小感冒(真的是很轻微),所以没有请假,仍然在上班,所以我正好碰到他在吃药,就看了一下他吃的药。居然是“头孢拉定”,一问之下,原来是医院给他开的。我记得在我们那里乡下地方的医院医生,连开个SMZ都很慎重,上海的医院居然给一个小感冒开头孢。
且不说感冒不一定是细菌引起的,对于病毒性感冒,抗菌药完全没有作用。就算是细菌引起的,也不至于用到头孢这么夸张吧?我不相信那些学了N年的医生(医大读的时间可算是最长的了)这点常识都没有,唯一的解释就是利益驱使。
我不想指责医生,因为大多数医生,特别是像看感冒这样的内科医生,不像外科医生有手术红包可拿,也不像采购或院领导科室主任那样有回扣可拿,他们唯一的收入便是工资奖金,而作为大头的奖金便是来自药品提成,而且比例很小,为了保证自己的收入,不得不选贵的药来开。
归根到底还是体制制度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像明天开始执行的这种规定,完全是那种北京公交式的笑话。我大胆地作一个推测,要不了多久,不用处方照样可以在药店买到抗菌药。
昨天令狐看了《修车师傅=软件项目管理者》后私下里跟我讨论了一下。
令狐说得不错:管理是分几个层次的,每个层次都需要有管理。比如,高层领导对全公司进行管理,部门经理对部门的所有项目以及部门发展要有管理,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管理,至于最下面的小兵兵,也要对自己的任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
我非常同意他的看法,但对于我们来说,高层的管理咱没接触过,不敢妄加评论,只能就接近具体开发工作的软件项目管理随便说说。
令狐说:这是一个典型的管理不足的例子,那个修车师傅应该做的是,告诉徒弟们如何修车(基础知识培训),另外,还必须告诉他们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管理知识培训),师傅自己还要适当介入,为徒弟们做一些高层面的安排(项目管理),这样,这个团队才能有效运作徒弟要学,师傅也要学,师傅的专业技能应该是没问题了,那么他就应该学习如何合理使用手中的资源,包括静态资源和人力资源。
这也正是我要表达的:技术专家未必是管理专家,虽然说可以通过学习逐步掌握,但这样未必好。扬长避短才是更好的用人之道。如果一个公司里,只有向管理发展这条唯一的升迁之道,就必然迫使技术人员弃已之长,用已之短。就像让Anders去当BORLAND的CEO一样。
另一方面做技术管理的也必须了解技术,并参与其中,虽然他不必是高手,但不能脱离技术。其实在MS里也是这样的,很多项目经理甚至高级的产品主管都有在做编码工作,不过国内的很多软件项目经理好像一升做管理就觉得高人一等,不屑于再去做编码这样的工作,看来他们比MS的主品主管还牛啊。
令狐也说了:按敏捷的要求,管理者本身也是参与开发的,只是他的任务更加重而已,他起到的更多是一个协调团队的作用,而不是一个指手画脚的作用,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应该是开例会的时候调动大家发言,并且控制发言主题不会偏离既定主题太远的那个人,而不是一个在例会上长篇大论,让其它与会者只能接受的那个人。
这点我很赞同,有一种说法便是:如果会上始终只有一个人在发言,那不叫开会,那是上课。
当然上课也是必要的,那就是成员间的相互培训。令狐提到一个不影响工作的培训方法就是建立公司内部的知识库,这是一个好方法,不过我想面对面的培训同样不可或缺,但只能以自愿为原则在工作之余进行,这样的话就必须保证XP要求的每周四十小时工作,不能加班。这就比较难了。
本文大量引用了令狐的意见,特此鸣谢。^_^
早上看新闻说,重庆打掉一个传销团伙,一个农民领导了两千名大学生,据说其中不乏名校的毕业生。
我之所以要把新闻中说到的“农民”这个词加以强调,并非是有什么岐视,反而是很佩服他。他既然以农为业,则基本上说明他并没有受到过什么系统的教育(现状如此,袁隆平也只有一个),有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都是个问题。但是他就是能让两千名大学生来参加他组织的这个经济邪教,不能不说是个强人。
反观这两千名大学生,经过十余年系统全面专业的教育,结果却会去相信这种事。不能不对我们的教育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显然都是听话的好学生啊。不过很遗憾,他们都没有长自己的脑袋。
当然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隐藏在这之后,那就是:我们的就业问题真的是很严峻。
昨天一早终于收到一周前MM从巴黎寄来的信,却发现信封已经破了,虽然已经补上并用一个塑料袋装好,袋里还有一封打印的法语信,看不懂。先看MM的信再说。
结果拆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凡尔赛宫的地图和MM的一页短信,没有MM说的明信片,不会因为信封破掉丢了吧:(
我只好把那页法文信发给MM让她给看一下,刚好MM上午(当地时间)有上网,所以我在下班前收到她的回复,看来是真丢了。
874法国邮政一百遍啊一百遍。
就算法国队在欧洲杯上失利,那些邮递员也不能拿偶的邮件出气嘛。:(
因为公司离家不远,所以我是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的。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自行车这玩意儿隔一段时间总是要修理一下的。我一般都是在下班的时候去修车(因为上班时匆匆忙忙,坏了也没空去修它),所以总是找离公司最近的修车店。
去年在我上下班的路上新开了一家修车店,成为这一路上离公司最近的一家,所以我就开始固定在这里修车。
新开张的时候,这里只有一个修车师傅,手艺也很不错,态度也好。不久之后,他就带了两个徒弟,而做师傅的自然就不再干活了,只是从旁指导。既然是徒弟,干活的手艺自然要差许多了,而师傅却不大管他们的事做得如何,只有当他们忙了半天搞不定的时候,师傅才会过来把徒弟们臭骂一通,然后随便弄弄就完事了。
所以后来我再也不到那里去修车了,宁可走远一点。
其实现在国内的很多所谓的软件项目管理者跟这位修车师傅差不多,有的甚至还不如这位师傅。
他们也许曾经是开发方面的高手(那些没有做过具体开发的就根本不值一提,相信他们能管理好软件项目还不如相信一只宠物–今天的新闻说到,某国一男子因生活工作不如意,准备了六支手枪和六千发子弹,欲上街屠杀泄愤,结果偶遇一只小狗,小狗的友善让他打消了念头,向警察自首),于是被提拔(且不说这种做法本身就不是很对)为软件项目管理人员,于是脱离了具体的开发工作。
就如同那个修车师傅一样,做具体开的人反而是水平比较低的,而这个高手又不再做开发,没有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而且这个开发高手未必会是管理高手,结果团队的管理又有问题,比如像那个修车师傅那样没有质量管理等。结果不过是为公司制造了一名糟糕的管理者,同时失去一名优秀的开发者,更糟糕的结果是像那个修车师傅一样:失去客户!
一个脱离具体软件开发的软件项目管理者一定是一个糟糕的管理者。
关于这点,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案例:不久前北京市为了解决公交车站交通拥堵的问题,某些专家制定了一项政策,即让所有的公交车在车站前排队进站。结果却导致了更为严重得多的交通拥堵情况。群众戏称为:坐小车的人为公交车定规矩。一时成为笑料。
那些没做过具体开发工作的人妄谈软件项目管理,就是和这种坐小车的人差不多。
再回头说这个所谓的“提拔”。且不说人为地把软件项目管理工作定为一个比技术更高的地位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更何况就算是这样定位,把一个技术高手“提拔”为管理人员,按照管理理论中的“彼德原理”,通常都是将这个技术高手放到了一个他不能胜任的位置,结果自然是导致整个组织的综合能力下降,有害而无利。但是这种制度(项目管理高于技术的制度)又决定了技术人员为了晋升(根本的原因是利益),只能向管理方向努力,最终还是不可避免会出现这种不好的结果。
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况,一个解决方案(也许是唯一的)便是将管理与技术分开,高级的技术人员的待遇可以与管理人员持平甚至更高。而管理人员,特别是下级管理人员始终不应该脱离开发工作。
昨天从17:03开始编译ACE 5.4的十二个版本,结果直到23:32才完成,历时六小时二十九分钟,真够慢的。编译时在网上碰到令狐,跟他说起这个,他说:看来那些说是睡觉前开始编译,一觉起来编译没完的事可能是真的。还好我还不至于,不过如果把TAO加进去,并且也编译十二个版本的话,估计编译二十四个小时也未必能完。
因为昨天游泳游得实在累,编译完就关机睡了,今天回去试试新版的ACE,看看有什么不同,要不怎么编译时间长这么多(我记得编译5.3a时也不过用了四个多小时而已)。
BTW:还说要低调,结果这几天的博客比之前还多得多,汗啊
BTW2:CSDN论坛停了两天之后终于又开了,好像真的会快一点,版面也有一点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