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税收的目的除了作为政府开支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缓解贫富分化。可惜结果却往往变成劫贫济富,比如一直很多争议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国内这一税种最主要的税源是来自于中产阶级,很简单的道理:有钱人都有自己的公司,有多的是方法可以避税,这还不算偷税漏税的。还有最近闹着要取消的利息税也是,有钱人都投资去了,穷人才存钱。
在谈到昨天的杭州人质事件,清茶说:新浪的评论全是仇富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贫富差距闹的。
其实我要说的事跟中国房地产政策有关,最近以来,中央对此的政策与从前相比是大逆转的。前几天在网摘里收了一篇新华网的报道,说是北京等六城市将试点开征房产税。今天想翻出来就此8一篇,结果新华网报告该文已经删除。大概是上头改变主意了。
在《为利益共同体服务的御用知识分子》一文中,我说过:为什么已经知道症结所在,不对症下药,用一些有针对性的微观调控手段来处理呢?……因为那些房地产商都是既得利益阶层中的一员……使用那样的有针对性的手段,那是会直接触及到他们的共同利益。这个房产税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有可能会变成一种对既得利益阶层有利的事。
房产税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现在政府是把土地的70年使用权一次出让给开发商,开产商把这笔钱摊到房价里,而房产税就是把这笔钱以税收的形式从业主那里收,以达到降低房价(因为地价从房价中去掉了),提高养房成本,以抑制炒作的目的。关于这个,其实各方是有不同意见的。而新华网发布后又收回关于开征此税的报道,其中的意义颇值得猜测一番。
上面一段说的只是对此税种的设想,但实际情况未必能如愿。首先,这一效应只有对实施以后批出的土地才有效,对当前房价的影响是通过对投资者长期预期的影响间接达到的。其次,目前的土地交易本来就是非市场化的,土地成本对房价的影响很可能没有想想中那么大。最后,就是对实施前的房产如何处理的问题。
这些方面没有考虑到就贸然“试点”是比较危险的事。因为它的实际执行结果很可能是劫贫济富:富人的高档房产可以通过公司进行避税,炒家可以把税费成本转移给下家(实际上抬高了房价),最后承担这笔钱的还是买房自住的穷人。
在那则被收回的报道中,还有一部分谈到了房产交易税的问题,这倒是我比较赞同的一种做法,因为它只会影响到有交易的房产,比较有针对性。我比较反对一有问题就宏观调控,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也认为:当前发展的问题是经济结构问题,要规避经济发展运行中的风险,可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调节,做到对症下药。而加息是宏观上的问题,影响到经济运行中的方方面面,因而不应当以宏观上的手段解决结构上的问题。
像加息或是房产税这种影响广泛的宏观调控手段还是要慎用。
当然,上面收回那个东东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对房市衰退的担心,如《房市衰退结出的恶果》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