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俗的、流行的东西不能要求太高

今天Google的LOGO是这个:

原来今天是达·芬奇诞辰。LOGO中的“维特鲁威人”和“蒙娜丽莎”两幅画让我想到了前不久刚看完的丹·布朗的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个人觉得这本书还是相当不错的,能让我想要一口气看完的小说实在不多。

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除了其中环环相扣的悬念层出不穷以外,特别是对西方宗教史作了一番全新的解释,让人耳目一新。丹·布朗不愧是一个传说的博学家,感觉大长见识。不过也因此听闻有一些宗教人士颇有意见。

后来我又看了丹·布朗的另一部早期作品《数字城堡》,这本书是关于加密技术的,虽然偶不能算加密方面的专业人士,但也算略知一二,所以自然可以从书里看出一些外行的地方。于是便也能理解那些宗教人士的意见了。

只是话说回来,丹·布朗的小说本来就是流行文化,不是专业文献,也不能对人家要求太高。再说小说嘛,为了叙事方便,也难免需要作一些加工的。大可不必在鸡蛋里挑骨头。

上图就是《达·芬奇密码》中提到的玻璃金字塔,贝聿铭设计。去年6月摄于卢浮宫门前。from:前大婶。

10 Replies to “对通俗的、流行的东西不能要求太高”

  1. 个人也觉得搞那个玻璃罩子比较难看,比较破坏气氛.让我想起深圳世界之窗前那个几乎一模一样,供游人拍照留影的玩意.

  2. n多人批评丹·布朗的书来自余,,,,,关于圣杯的一些研究文献和抄袭一些早期的类似的小说基本上看了看,好像这方面的成分还是有的,最近看国家宝藏,也在谈共济会、圣殿骑士之类的,有点意思

  3. 据说国家宝藏的目标就是要跟达芬奇密码抢生意的。^O^数字城堡比较一般,不过是看在跟计算机相关的份上才拿来看看的。:P

  4. 猛禽提到的书没看过,但关于那个玻璃金字塔的争论看过不少,我个人不喜欢它在那个地方,是个好设计,但很显然方的地方不对。不过也许几百年几千年之后,这样的建筑群组合会被看做最现代和有创意的。

  5. 再说一句 我实在是在折磨中看完的因为只要开始读了就根本放不下还好读完没后悔 总归是本好书只是累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