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一时间》话题是关于儿歌的,说的是现在没有什么儿童歌曲,总是在唱几十年前的,要不就是唱些不适合儿童的流行歌曲。
想想也是,不过倒让我想到别的方面去了。
因为近些年缺乏新创作的儿童歌曲佳作,最关键的原因还是经济上的:创作一首流行歌曲,不但可以得到唱片公司的高额稿费,如果被歌手唱红,词曲作者也可以一举成名,这种名利双收的事,当然是让那些创作者趋之若骛了。反观儿童歌曲的创作,且不说创作出来无处发表,就算能发表,其稿费不过几十上百元。
经济利益几乎是世间一切的背后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三卷《资本论》发表的时间:1867, 1885, 1894为标志)诞生前约百年的1776年,号称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首次提出了伟大的“看不见的手”的说法,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当今所谓的市场经济的最根本理论。
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在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所有的交易都会是双赢的,而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总会是最大化的,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一般。
后来的经济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修正。因为完全自由竞争是一种理想状态,最典型的破坏这种状态的行为就是垄断!这正是马克思要解决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所产生的根源。
不过马老先生提出的计划经济理论虽然防止了经济危机、垄断等,但同时也让这只“看不见的手”完全失灵(被国家指令性计划这个“看得见的手”所取代了),而由于指令性计划的滞后性,以及它的灵活性不如“看不见的手”,导致了社会经济配置不能最优化,社会经济效益不能最大化。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走市场经济之路的原因。
市场经济的起源大概要从上个世纪初的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首次提出了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引入国家的宏观调控,而且这种调控是以利率等间接手段来进行。这种混合经济模式(微观上自由竞争,宏观上政府调控)成为当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经济模式,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
回到儿童歌曲问题上。
正是由于这个“看不见的手”通过经济利益的作用,使得词曲创作者更加乐于创作流行歌曲,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繁荣儿童歌曲创作,有一个可以采取的手段就是补贴。如同大多数国家通过采取的农产品补贴政策(因为农产品的需求具有很小的价格弹性,如果不通过补贴进行调控的话,很容易造成价格大起大落)来扶持农业一样。儿童歌曲的创作同样是一种需要扶持的工作,因为它本身很难有什么经济效益,“看不见的手”在其中无所作为,但是它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作用,所以这就需要通过“看得见的手”去调控。
其实又何止是儿童歌曲,由于媒体业的资本主要控制在庸俗的人手里,所以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目前媒体业的全面庸俗化,虽然大家都知道:不是听众观众有庸俗的需求,而是媒体从业人员的庸俗化。但是在“看不见的手”的经济控制下,目前好象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在这里使用补贴政策不过是浪费纳税人的钱,至于原因,呵呵。
BTW:不管MS做得多好,垄断都是它不可脱卸的原罪。^_^
BTW2:装一回经济学家蒙人的感觉很爽哈。^_^
wow~~好大一篇,看不动了,明天再来看。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