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这是叶挺当年被囚于中美合作所时所写的《囚歌》的头两句。想到这个是因为昨天的“第一时间”报道了一件这样的事:
某地有一两层楼,楼梯通道被一道铁门锁上,只留下门下的一个看上去不足半米高的洞,住在二楼的居民们不得不通过这个洞进出。
事情的原因很简单:这是某单位的一幢职工宿舍楼,该单位将此楼作了抵押贷款,后来因为还不上贷款,此楼于是被法院拍卖。精于投资的人应该都知道,这种资产是最适于作投资的。拍下来一转手,赢利不会少于10%,甚至可能高达50%。所以这楼房当然被人拍了下来。但是因为原单位已经无力安置那些仍然住在此楼上的职工,而投资者的目标是转手获利,不可能再让他们继续住下去,所以就弄了这么个门,向住户施加压力。
当然,问题最后还是得到了处理。由原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出钱(也就是用纳税人的钱)把楼买回来。投资者轻松从中赚取了不少于30%的利润。
这才是高财商的人啊。
像俄罗斯的尤科斯老总霍多尔科夫斯基,中国的杨斌、仰融……他们的财商就更高了,抓住国家经济转型的机会,大大地发了一笔财。不过他们好像都进去了……
既得利益阶层的人们喜欢鼓吹“溢出效应”,让民众以为只要把他们养肥了,民众也就可以捞到一些残羹冷饭。当然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财富集中到既得利益阶层以后,中间阶层的确得到了不少这种“溢出”的好处。但是不要忘记了,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享受到这种好处,而他们却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
比如房价、通胀,这些对民众来说影响巨大,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经济繁荣背后,“GDP漠视工厂的正常运转和街道的安全。它不包括诗歌的优美、婚姻的稳固、公开辩论的智慧或公务员的公正性。GDP既衡量不出我们的才智,也衡量不出我们的勇气;既不能衡量我们对国家的感情,也不能衡量我们对国家的热爱。简言之,除了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衡量一切。”(罗伯特·肯尼迪,1968)
遗憾的是某些人是不会认识到这些的。不论是前一段的景区门票涨价,还是北京月票改革,或是最近要搞的上海地铁票改。哪一项是真正考虑过民众?无非是加大从民众中搜刮的力度罢了。昨天沪市综指跌至1070点,直逼1999年的519行情,业内人士称:熊市不言底。普遍观点都认为跌破519的1059低点是可能的。这些年来,资本寡头通过上市公司利如“关联交易”等手段从股民中掠夺了多少钱,已经无法计算。现在已经无钱可捞了,不跌才怪。
连战宋楚瑜在谈到“台湾经验”问题时提到了一点:均富。这不是说回到共产主义大锅饭的路上,但至少必须保证大家能够在一个平等的规则下竞争。而不是现在这样由少数人操纵着潜规则。
也许又要有人说我仇富了。作为一些实际控制着游戏规则的人,在游戏中获胜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并且如果任由贫富差距的加大,改写规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联合早报网》这篇平山樵夫的文章就未免太乐观了一点。
参考资料:
秦晖《极左、左派、右派、极右的区分与现状》
“劳动力低廉”之危:市民工资收入难以与物价“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