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厚道,用博弈来分析是否应该见义勇为,好比用财产收益率来分析是否应该结婚。
但是世界就是这么现实。何况用财产收益率来分析结婚也没有错,婚姻毕竟是一件现实的事,光有爱情是不够的,人都要吃饭,而且以后还有子女的抚养教育等。
回头说见义勇为的博弈。
之所以很不厚道地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不能光靠美好的愿景生活,不论我们多么不愿意接受,但这是事实。我们要做的不是继续哄骗自己,而是要设法打破这样的困境。
在经典的囚徒困境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打破。比如两个人通过某种途径达成一致,死不承认;但更常见也更实用的方法是:黑社会手段,只要组织中定一个规矩,如果招供了,则可能遭到组织的严厉处理,这样就改变了策略矩阵中的权值,导致均衡点稳定在一个有利的地方。
对于见义勇为的情况也是类似的。以两会代表提出的就见义勇为立法来说,假设立法对见义不为者处以一年徒刑(假设相当于1%的死亡风险),则前面所的策略矩阵变为如下(其中红色的数值就是因为不救而受到的处罚):
甲救乙 | 甲不救 | |
乙救甲 | (0.4, 0.4) | (1.2, 1.2) |
乙不救 | (1.2, 1.2) | (2, 2) |
现在可以看出,无论怎么选,不救都成了不利策略,这样均衡点就会到互救的位置上稳定下来。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要考虑到不救者可以选择逃避,这样他受的处罚还要乘上被抓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所以效果也不会有理论上这样的理想。
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至少是从技术上说。
类似的博弈还有很多,比如这两则新闻:
被母亲关了8年的女孩姜巍(与新华网的数字不同,据《1/7》报道,姜滨蓝是八年前开始精神失常的)
哈尔滨发现花季少女被幽禁 六年只出一次门
前面那个姜巍的事我是在某次《1/7》上看到的,当时记者去采访时,女孩的一个姨姨说到,当时她们家(即女孩疯母亲的兄弟姐妹们)曾经讨论过解救她们母女的问题,可是后来还是不了了之。其实原因也很好理解:
亲戚们都在想,一旦把她们母女解救出来,母亲要送精神病院,女孩要读书,这些都是开支,最终还是要他们分担。最重要的是存在着风险,万一在解救过程中,导致任何的人员伤亡,后果无法承担。所以就任由她们那样过下去。
此外周围的邻居,当地居委会、派出所等机构也都知道,但出于与此类似的考虑——特别是如果解救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无法向亲属交待。
大家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但对那个孩子来说,就是如此的残酷。
人类之所以需要政府,就是在于有些问题是不可能靠个人的力量去解决的。
或许人的天性便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自私的成分,那么更需要有一个不自私的政府来解决许多问题了,关键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一个能够随时解难的政府?
『但是世界就是这么现实。何况用财产收益率来分析结婚也没有错,婚姻毕竟是一件现实的事,光有爱情是不够的,人都要吃饭,而且以后还有子女的抚养教育等。』狠狠点头。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现实啊
个人与社会个人存在于社会就必须遵守社会规则政府指导社会原则,通过规则间接管理个人个人有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但社会规则只能通过法律和道德两重规则去定义个人行为要么违背法律要么践踏道德说回来个人是社会一份子政府管不管你决定不在你而是政府没有那么多精力也没有完善的法制体系去惩罚你
所以单身比较好|||||
《1/7》真的很好看!
我也没有说错不错,而是说厚道不厚道。标准不一样,对错就不一样。有人说LF叔叔是傻子,有人说是英雄,无论怎么说,都会说他是一个厚道滴淫。唯一的区别在于,厚道值不值得。这个命题等于在问,厚道在你的便准上,到底有多重,是轻如鸿毛?为什么说助人为乐的“精神”,xxxx的“精神”?精神8是介样衡量地。对于个人来说,有人救人,不是因为救起来后让别人报答,甚至不会去分析救的可能性有多大,而是如果不救,自己会内疚一辈子,仅此而已。想象一下,如果是你自己年迈多病的母亲落水了,你自己会不会庆幸不仅可以省一笔医药费,还能早日继承遗产,而高兴的在岸边手舞足蹈?
便准-〉标准-_-!
嗬嗬,有老婆的叫“有妻徒刑”,没老婆的叫“无妻徒刑”
TO:风三火我在这篇里说了,我在很不厚道地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不能靠希望大家都厚道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来生活。你说的那些,我在上一篇里已经说过了。过去我们可以靠这些道德信仰之类的来约束大多数人,以达到那个对大家有利的不稳定点。但是现在这些对大多数人已经不灵了。这是问题的关键。在我引用的《博弈论与纳什平衡》一文中对这种多次博弈的情况有更多详细的分析,大致结论就是:在一个多方多次博弈的情况下,如果你厚道了,则只要其中有少数不厚道的人,就会导致整个系统中厚道分子被很快淘汰。除非大家都是厚道人,没有不厚道的,系统才可能有一个脆弱的稳定。而不厚道分子只有到厚道分子被淘汰光了,他们才会开始“自相残杀”。这是现实的悲剧意义所在。